2023中國考古:有山川田野願奔赴 亦有歲月可回首

2024-02-09

2023中國考古:有山川田野願奔赴 亦有歲月可回首

 日期:2024-02-09作者:張小築 

 

中國考古博物館、三星堆博物館、殷墟博物館、運城博物館……2023年,習近平總書(shū)記在考察期間,多次走進博物館,并與文博考古行業工作者對話(huà)交流。殷殷期盼、諄諄囑托,讓考古人有山川田野願奔赴、亦有歲月可回首,也鼓舞着考古人踔厲奮發、更加出彩。

站在歲月的交彙點,我們對考古更加眷顧,也在沉澱中喚起時代責任感,我們把曆史的來路換爲新征程的坐标,也把過往2023年的記憶化爲再向前的動力。

考古發現(xiàn)取得突破性進展

2023年的考古人跨越地層、穿梭時空,依舊(jiù)在探方裏忙碌着,承擔了265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。

“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”“考古中國”等重大學術課題,從立項、實施到保護、研究、展示的全過程,讓今天的人們可以更多元、更細緻地了解遠古中華大地上發生過怎樣的故事。

2023年12月9日,“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”最新進展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。遼甯建平牛河梁、山東章丘焦家遺址、浙江餘杭良渚、山西襄汾陶寺、陝西神木石峁、河南偃師二裏頭、四川廣漢三星堆在内的29處核心遺址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與收獲。牛河梁遺址新發現(xiàn)9座台基構成的大型台基建築群,焦家遺址新發現(xiàn)目前黃河中下遊最早的史前城址,良渚遺址外圍新發現(xiàn)近20條水壩,陶寺遺址新确認一處目前考古發現(xiàn)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。

2023年,國家文物局召開6次“考古中國”重大研究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,共發布24項重要考古成果。從吉林和龍大洞舊(jiù)石器時代遺址到遼甯朝陽馬鞍橋山等新石器時代遺址,從生動闡釋商代城市營建、社會制度、喪葬禮儀、手工業生産等圖景的河南安陽洹北商城、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到陝西省寶雞市下站遺址、湖南省郴州市渡頭古城等東周至隋唐時期考古收獲,再到遼上京、金中都等都城考古……一次次“考古中國”進展的公布勾勒出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。元謀人、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等考古成果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百萬年人類史,河北尚義四台、山東臨淄趙家徐姚等遺址發現(xiàn)拓展了我國萬年文化史認知(zhī),安徽含山淩家灘、遼甯牛河梁、山東焦家遺址實證我國五千多年文明史,湖北屈家嶺及沙洋城河等史前水利系統展現(xiàn)了中國古代先民順應改造自然的智慧成就。

“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”作爲“十三五”期間首批啓動的“考古中國”重大研究項目之一,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。對石城的興起和分布規律有了初步了解。重點發掘的石峁、碧村(cūn)、後城咀等遺址找到了大型石城的營建規律,并局部揭露幾處城址的核心建築區和墓葬區。同時,圍繞重點遺址開展了多項生業經濟、手工業經濟、人群來源等多學科研究。爲闡釋河套地區在中國文明起源發展曆程中的角色地位、诠釋中國早期文明内涵提供了重要資料。

無論是(shì)在“世界屋脊”高原腹地發現(xiàn)的首個史前洞穴遺址——梅龍達普遺址,還是(shì)我國最西部、保存最好的泥土建築佛塔——莫爾寺遺址,2023年的邊疆考古工作也在穩中推進。印發《新疆考古工作規劃(2023—2030年)》,新疆考古、西藏考古、吐谷渾考古、長白山地區古人類調查研究等重大項目均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
2023年,中國水下考古從“蔚藍走向深藍”。南海西北陸坡一号、二号沉船(chuán)的考古收獲,标志着我國深海考古邁向世界先進水平。“南海Ⅰ号”沉船(chuán)完成室内考古發掘,全面轉入整體保護、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、展示利用相(xiàng)結合,努力打造國際水下考古的成果案例。福建漳州聖杯嶼沉船(chuán)遺址重現(xiàn)元代晚期龍泉青瓷外銷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。

考古盛會暢談論道

2023年7月,時隔七年全國考古工作會再次召開。應對世界之變、時代之變,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中更好找準中國考古工作定位、更深入推進傳承創新實踐、更充分發揮中國考古價值,是(shì)擺在全體考古人面前新的時代課題。會上部署了“大考古”工作思路,回應時代所需、人民所盼、世界之關切。中國考古正站在發展的新起點,着眼于強國建設、民族複興,立足于赓續中華文脈、建設現(xiàn)代文明。誠然,中國考古要有大格局、大視野、大發展,才能有大擔當、大突破、大有可爲。 

10月、12月,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與第五屆“世界考古論壇·上海”等考古盛會相(xiàng)繼舉辦,也爲2023考古留下美好記憶。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,來自中國考古學會下設27個專委會的800餘位學者齊聚西安,圍繞“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”主題,奉獻564場高水準的精彩報告。文博行業熱度不減,同樣持續升溫的還有地球,2023年已成爲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。将“氣候變化考古與社會可持續發展”定爲第五屆“世界考古論壇·上海”的主題,足以證明沸騰時代的到來,讓考古學家不得不關注氣候變化這一關乎全球、全人類的問題。

2023年,恰逢甯夏水洞溝遺址發現(xiàn)與“河套人”發現(xiàn)100周年,也是(shì)青台遺址發掘90周年,廟底溝遺址發現(xiàn)70周年,還是(shì)甑皮岩、石峽、河姆渡、草鞋山、吳城等遺址發現(xiàn)發掘50周年。源于百年前的一場科考活動,水洞溝作爲中國最早發掘的舊(jiù)石器時代遺址,也被譽爲“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”。同樣是(shì)這次科考活動,一顆日後被命名爲“河套人”牙齒化石的發現(xiàn)掀開了中國乃至遠東地區古人類研究史的帷幕。在這些老遺址發掘發現(xiàn)“知(zhī)天命”“耄耋”之際,學術會議(yì)的舉辦既是(shì)承先輩之精神,亦是(shì)創吾輩之未來。因爲“對曆史的最好紀念,就是(shì)創造新的曆史。”

多學科合作交流互鑒

考古學涉及了人文學科、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,是(shì)真正意義的交叉學科,從無人機到顯微鏡,從浮選植物遺存到古DNA捕獲技術,多學科協同的理念業已成爲新常态。值得一提的是(shì),考古現(xiàn)場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室的應用,促進了田野考古與文物保護的緊密結合,也爲未來的田野考古工作提供了可行的發展方向。

下馬碑遺址中,通過X射線(xiàn)衍射、微束X射線(xiàn)熒光光譜、拉曼光譜、掃描電鏡能譜和岩石磁學等手段,找到4萬年前東亞的“一抹紅”。三星堆遺址在青銅器研究、象牙保護等研究上,不斷引入科技力量,取得階段性成果。據泥芯分析顯示,神獸、神面具、神壇等青銅器,和其他坑内銅容器在泥芯化學成分及顯微結構上均存在較大差異,推測前後二者産地不同,三星堆青銅器應存在多個鑄造地……

如今,考古人也在比頭發絲還細的微觀世界裏做起了研究。讓一眼萬年曆經山重水複,迎來柳暗花明。科技考古在提高考古學研究水平、拓寬考古學前沿視野以及推動考古學進步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。可以說,科技正在重塑現(xiàn)代考古。

在埃及孟圖神廟感受兩個古老文明碰撞出的火(huǒ)花、在法國圖爾托瓦拉克洞穴遺址中尋找遠古人類化石、到東非尋找“石頭”……中國考古學家立足國際視野,2023年,中國考古機構赴埃及、法國、突尼斯、肯尼亞、伊朗、蒙古國以及中亞地區開展聯合考古,打開合作新局面。

如今,中國考古隊在世界舞台集體亮相(xiàng),也在漫漫征途上不斷前行。這些前所未有的體驗留下的不僅是(shì)回憶與分享、更是(shì)收獲與曆練,因爲每一次“走出去(qù)”都是(shì)一次充滿未知(zhī)的旅程。直擊逆全球化潮流帶來的挑戰,這也是(shì)中國考古人在浩蕩前行的步伐中,铿锵有力的答案。學術共榮、促進人心相(xiàng)通,讓豐富的人文交流推動文明的交流互鑒,放(fàng)眼世界,文化自信是(shì)開放(fàng)而包容的,是(shì)平等交流、相(xiàng)互切磋、共同進步的。

考古人才培養持續推進

考古成就人才,人才發展考古。考古機構建設與考古人才猶如馬車,驅動着考古事業的發展。2023年,中國考古隊伍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,新增7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、98名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。

爲培養田野考古工作一線(xiàn)力量,考古在職人員(yuán)的實訓力度不斷增強。基于北京大學、吉林大學、西北大學等三所高校的學科優勢特色、高水平平台資源和豐富的教學經驗,依托其田野考古實習,分别于周原遺址、夏縣轅村(cūn)遺址、古豳地考古綜合實習基地舉辦3個“田野考古實踐訓練班”,共培訓學員(yuán)30人。

除了在田野能力上下功夫外,有針對性的、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并重的專題研修班也陸續開展。8月,“第三屆舊(jiù)石器時代考古高級研修班”在河北省泥河灣研究中心開班;作爲中國曆史時期考古學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城市考古,由于古代城市政治性和規劃性之強、規模體量之大、疊壓之複雜(zá),其發掘難度可想而知(zhī)。鑒于此,以遼上京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爲依托,城市考古開放(fàng)工地高級研修班應運而生,至今,城市考古高級研修班或實踐訓練班已連續舉辦七年。

今天,中國考古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,既離(lí)不開學者,也離(lí)不開默默奉獻的“平凡者”——考古技師。爲推進考古工作高質量發展,提升考古技師專業技術水平和理論知(zhī)識,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2023年考古技師培訓班。3月,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舉辦,10位考古探掘工獲得相(xiàng)應獎項。11月,5位考古探掘工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号。

過去(qù)一年,“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”持續推進,考古專業人員(yuán)和技師隊伍的培訓以多種形式開展,邊發掘研究、邊學習交流,以知(zhī)促行、以行求知(zhī),與此同時,一幅新時代考古人才畫卷徐徐鋪展,有學科帶頭人才、有一線(xiàn)骨幹人員(yuán),還有堅實的技師群體,也讓每一個考古人都能找到成長成才的方位坐标。

考古發展成果全民共享

誰說大地無言?每一代考古人的擔當與奉獻就是(shì)大地最好的叙述。誰說時間有界?精神的力量總是(shì)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。

在時間碎片化的時代,在衆多吸引眼球的短文和短視頻(pín)外亦有值得追捧的積累與沉澱:《三門峽虢國墓(第二卷)》《烏蘭木倫——鄂爾多斯舊(jiù)石器時代中期遺址發掘報告》《淮陽平糧台》《武威海藏——齊家文化遺址發掘報告》等重要考古報告付梓出版。2023年末,李零先生的《考古筆記:疫中讀書(shū)記》也頻(pín)頻(pín)出現(xiàn)在各大年度書(shū)單。

2023年,多座博物館建成開館,中國考古博物館自面向公衆開放(fàng)後便一票(piào)難求,館内基本陳列以“曆史中國、鼎鑄文明”爲主題,展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70多年來,田野考古一線(xiàn)發掘所獲的6000餘件精美文物。作爲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、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,石峁博物館于11月開館。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也搬了新家,7月,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館,該館也成爲目前西南地區建成的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築。

這一年,各地陸續推出了一系列考古展覽,這些展覽分量重、學術性強、覆蓋廣、角度新。其中有反映考古事業發展、總結學術成果的綜合性展覽,比如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“鑒往知(zhī)遠——新時代考古成果展”、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辦的“惟見(jiàn)長江天際流——考古中國·長江中遊文明進程研究成果展”、在山東博物館開幕的“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——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”。也有反映地方考古事業發展的,如展現(xiàn)近百年來新疆考古工作艱辛探索曆程與輝煌成就的“載瞻載止——新疆考古百年”展。還有以玉器爲專題,爲公衆獻上一場極緻玉器盛宴的“玉潤中華——中國玉器的萬年史詩圖卷”特展……各大博物館在暑假期間人氣爆棚,反映出民衆對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曆史的興趣日益濃厚。

2023年,多部考古題材紀錄片向公衆講述着中華文明的精彩故事。從正在熱播、以宏大的視野跨越時空,讓文獻叙事與考古實證交相(xiàng)呼應的《何以中國》,到探尋中華文明的記憶之魂與文化之根的《尋古中國》;從全方位講述古老大汶口文化發掘與研究、再現(xiàn)大汶先民故事的《大汶口》,再到既關注考古成果,又(yòu)将鏡頭對準發掘背後考古工作者的《“鄖縣人”3号出土記》,既嚴謹專業,又(yòu)通俗好看的紀錄片已成爲公衆認識考古、走進考古的最好影視教科書(shū)。

再回首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望遠方、詩意濃,前路漫漫亦燦燦。腳步穩、遠方近,今日之中國考古勇立潮頭、奮楫揚帆,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。

(來源:國家文物局官網)

 


返回頂部